• 诗瓷礼品
所在位置:首页 > 言论 > 一本可以“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行业教科书——评喻镇荣《古为今用论三国》
一本可以“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行业教科书——评喻镇荣《古为今用论三国》
来源 : 陶卫网     阅读 : 37679    作者 : 孙春云    2019-09-29

陶瓷行业中多有奇才和怪才,喻镇荣先生就是其中一个。他是行业媒体人,闲暇之余,别人在品洋酒喝咖啡斗地主,他却埋头研读《三国演义》,三十几年下来,就有了这部沉甸甸的《古为今用论三国》。这部书以古鉴今,以史为镜,用史学视角来观照当下陶瓷卫浴行业,用三国故事去阐释经营之道、致胜之道以及处世之道。读者不但能重温历史,还能汲取经验智慧。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为今用论三国》就是一本可以“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好书。  

翻开《古为今用论三国》,光看目录中的篇目就能让人会意一笑,这里试列举一二:《从关羽的“择业”和“辞职”看关帝之可敬》《三国归晋与富二代接班》《从三顾茅庐看刘备的推销素质》《从诸葛亮谈做好职业经理人》《木牛流马与产品仿冒》《提价艺术与生擒邓艾》《张飞入川与推销产品》《八卦阵和商场布局》《企业集团衰败的历史借鉴——试析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的现实意义》等等,通过追溯历史,着眼当下,让人有一睹为快的冲动。

喻镇荣先生素喜杂文,所以喻文一向风格欢脱,语言辛辣,入木三分,直讽现实。全书又以实践类、人才类、经营类、管理类、决策类、思想类来分辑,涵盖方方面面,实可以作为行业职场人士长置案头、活学活用的一本教科书。

在《木牛流马与产品仿冒》一文中,作者开篇写道,“诸葛亮不愧是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楷模。”给予诸葛亮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以这样的评价,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木牛流马是一项神奇发明,据称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大大提高蜀军运输粮草的效率。司马懿不服,抢来样品让手下的工匠仿造,谁知当中另有机关。不久后,不明就里的司马懿运粮队伍被全部缴获,掉进了诸葛亮的“坑”里。

喻镇荣先生有感于行业中的创新不足与模仿成风,所以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诸葛亮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开发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决不能因为有人仿冒而放弃创新之路。而我们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也不妨学一学木牛流马的设计,搞点技术储备,把简单事情复杂化,让仿冒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让仿冒者在仿冒的时候吃点苦头。”诚哉斯言!在行业中,只知其表的模仿式创新比比皆是,而“木牛流马”式的创新却寥寥可数。“木牛流马”虽已失传,但其所彰显的匠心智慧和创新精神却能穿越千年,光芒仍在,值得吾辈学习敬仰。

而在《从三顾茅庐看刘备的推销素质》一文中,作者从商战的角度,概括和总结了仁主刘备的优秀销售才能:首先,刘备具有获得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意识。能获知“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样的信息,这使刘备有了目标和方向。第二,刘备有一往无前的执著精神。第三是悟性。刘备马跃檀溪见到水镜先生后即悟出这是一个世外高人,于是抓住机会向他请教,这才有了此后的三顾茅庐。四、诚恳与表达。刘备当时家小底子薄,难以吸引人才,招揽人才,但刘备能用诚意打动人,“拱立阶下”久候诸葛亮醒来,就是一种巧妙的表达方式。作者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善于获取情报、利用信息、不辞劳苦、坚韧不拔、以诚待人、悟性高超、长于表达都是优秀业务员的基本素质。”

将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故事写出新意,让人读出新解,是不是会感到酣畅淋漓,十分痛快?对于我们做销售的同行,是不是也很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在《古为今用论三国》一书中,这样可圈可点的佳作还有很多。

有道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在年少时候不读《水浒传》,是怕沾染了打打杀杀的江湖习气,年老时不读《三国演义》,是怕面对着滚滚长江东逝水,回顾一生,感到壮志未酬空悲切。当然,这只是过去走仕途的读书人的一种说法论调。我们现在不但要读四大名著,还要去读世界名著。我们不但要像喻镇荣先生几十年来专注地去研读一本书,还要学习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且能跳出书本,敢于“古为今用”的那份潇洒和自信。现在,很多人只限于手机刷屏式的浅阅读,已经选择性地遗忘了去从典籍中汲取营养,寻找智慧,与先贤对话。在这一点上,勤于学、敏于思、笃于行的喻镇荣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微信图片_20190819162318.jpg

(责任编辑/唐永谊)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