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记者请酒后的罗杰谈谈对本届陶博会的看法,罗杰‘嘿嘿’几声后说:‘这个……那个……’”这是第23届佛山陶博会期间,在众多陶瓷行业人士的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的几个关于罗杰和陶博会的幽默段子之一。段子后边的评论有感慨,有幽默,既能听得到对世道人心的一声叹息,也能听得到对尴尬人生的会心笑意。 为何会有这个段子?对陶瓷行业的诸位人士来说——你懂得!
当然,我也懂得,知道说话和写文章都是个风险活;因为所有的观点都有问题,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我知道存在就有缺陷,但我更知道不能因有缺陷而放弃存在。因此对23届佛山陶博会我想说几句自己的观点。
据我观察(未必准),本届陶博会比上几届人气旺了不少,无论是参展的还是观展的,人数貌似都有所增加。中国陶瓷城内外的展位增容扩张自不在话下;中国陶瓷总部基地一度只有那些展厅建在此的企业和品牌在门前屋内布置一下,其它各处冷冷清清,本次广场上都搭建了不小的临时展位,且吸引了不少参展商参加,总体上来看就拥挤热闹了不少;华夏陶瓷博览城那边除会展中心前广场上和周边区域多了兴奋点,博览城里的众多品牌也积极地在展厅前“出摊”了,放了资料和安排了人员,这“城”也就比以往繁华了很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夏陶瓷博览城的陶博大道和中国陶瓷总部基地等地方,临时广告位呼啦一下多了许多,虽然陶博会不能因此“高大上”,但是至少也会使得展会多了些喧嚣。对于商业类的展会来说,临时广告位的多寡也算衡量展会是否成功,是否引起人们重视的主要条件。
参展的多了,观展的也多了。展会第一天,我跟几个准备到华夏陶瓷城随便转转的朋友,本来意欲进展观参观一下,结果在会展中心看到办参观证的人排成两条长龙。这在过去是很难见到的。于是,我们暂时放弃进场参观的想法,准备明后天再参观,结果到第四天去华夏陶瓷博览城会展中心参观时,里面依然有不错的人气,与前几届形成了很明显得区别。
在参观展会期间,我还看到了很多相熟的终端经销商,他们都是不远千里赶到佛山参观展会的。他们对此次展会怀着极大热情,同时也对本展会的暴涨的人气给予了很高评价。为了进一步印证本人的观察是否准确,我也先后询问过不少行业资深人士和资浅人士,这些包括但不限于媒体人、陶瓷企业的营销人员的兄弟姐妹们,给出的统一回答是:感觉人气不错,比前几届好多了!
通过以上事例分析,充分说明了本届展会是非常成功的,展会相比过往,又膘肥体壮了很多。
可在这些盛大仪式的表征之后,我却似乎闻到了整个行业集体对市场的紧张和焦虑。广告的增多和对参展的重视,既说明了企业对品牌推广和营销的认识提高了,同时也说明市场不佳,生意难做,大家不得不寻找一种突围的方式,否则对许多陶瓷企业来说,有生意时是不大太舍得花钱推广的。至于那些远道而来的经销商,有不少是来看新品和了解行业信息的,也有不少是生意不太好,闲着也是闲着,不妨跑出来了看看。对于许多生意人来说,有生意的时候,还真不舍得那点功夫。
有太多太多的话,我还想对你说;可是现实很生猛,理想很蛋疼,罗杰同志是很多人的警钟。就别打住,就像我给罗杰那段子留言一样:此处省略1000字!
(责任编辑 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