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乙未年的盛夏,优步(Uber)和神州租车一下子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因为它们从潜在的竞争对手开始迈向现实中的厮杀对象。经过无数次的碰壁和被收拾之后,优步终于低下了它那高傲的头颅,开始向中国政府中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主管或者非主管部门示弱示好,强调自己的运营要更中国化、更本地化,因为“中国市场是一个在全球与众不同的市场”。这样的“与众不同”,包含了多少言不由衷的无奈?优步在中国无法实现充分市场化的运作的困境,反映的恰恰是这样的现实:无数国外的超牛公司虽然能够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比它们的竞争者多得多的利益和领先得多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却摆脱不了由于过多的行政干预所导致的“水土不服”和“不能适应中国国情”的尴尬。究其原因,还是某些人和某种思维担心自己家的孩子斗不过外来的和尚,到处给人使绊子。还别说,迄今为止,这招还真好使——君不见,Yahoo、Google、eBay、Twitter、WhatsApp等美国互联网创新鼻祖们在中国市场至今无一不折戟沉沙,而在中国模仿“拷贝”他们的企业百度、阿里、腾讯等都已成了呼风唤雨的大佬,任凭全球同行业界如何诟病,他们都总是毫无顾忌地在中国以创新者自居。如果优步最终被抄袭它的滴滴、快的赶出中国市场,另类C2C(Copy to China)将再增加一个经典的故事,只是故事与偷袭有类,与逆袭无关。
仲夏里轰轰烈烈凑热闹的还有跨境电商,诸多大鳄小鱼都在卯足了劲涉足投资跨境电商,因为大家都非常看好跨境电商的发展前景,而其背景之一则是中国如此巨量市场的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可以获得性价比好多的境外产品。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中国的同类产品品质和安全方面不如人意,还有些原因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虽然品质与安全方面没有问题,但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太高,最终导致消费者的支付成本十分高昂。其中最令人深思的问题是中国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获得的产品中,有一部分是Made in China出口转内销的。
优步们面临的问题和跨境电商背后看似滑稽的飘洋过海网购国产货的现状,一方面说明如果中国市场继续向完善的市场化环境演化,中国的消费者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更成熟的市场化环境也必然意味着中国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优步们和跨境电商如火如荼的发展恰恰说明消费者的好多对产品与服务的渴望和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如果能够为市场提供与海外供应商相比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中国的供应商们还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去拓展。中国制造才刚刚开始,离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广阔的前景。
(责任编辑/彭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