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信息的透明对称化,建材经营者原有的信息优势不复存在,互联网打破了经销商、代理商过往的区域阻隔利益。消费者对建材行业和品牌的认知度进一步提升,使得那些山寨和劣质建材品牌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度压缩。近期,大量消费者不远千里赶往日本,重金购买产自中国的日本品牌马桶盖,且不说前往日本的巨额交通费用,光马桶盖的价格就是中国销售价的5-10倍,然而消费者仍然络绎不绝,这说明什么?价格绝对不是消费者的绝对驱动因素,对于中国目前已经兴起的中产阶级更是如此。作为对建材行业有些了解的我看来,其根本因素是中国制造的“匠人精神”,所谓“匠人精神”就是一种从消费者出发,把生产做到超越消费者满意的一种制造标准和能力。
建材行业缺乏产生“匠人精神”的土壤
中国建材行业历经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在数量规模上,已经远远领先其他国家,就产能而言,占有超过全球90%的生产能力,但在高端建材领域,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少得可怜,市场几乎被其他国际品牌所占领,我们赚的是最微薄的血汗钱。众所周知,穷人的钱最难赚,而有钱人的钱赚起来相对容易,且附加价值惊人。造成这种原因根本不在于中国有没有这样的工匠能力,而是中国建材企业普遍残缺的“匠人精神”。就如我在中国智能卫浴研讨会上所说,高档智能马桶盖并非我们国内做不出来,而是我们大多数企业仍然只顾当前利益,忽视产品的制造高标准和匠人精神。实际上,智能马桶盖大多数是中国企业所生产的,原因是中国企业一个工厂,两套标准,对于国外的,从严控制质量,对于国内更多的强调成本,这种纯以成本为导向的思维模式与匠人精神背道而驰,也是中国没有匠人精神的根本所在。
建材行业必然催生更多的“匠人”
在进入2015年后,建材行业普遍面临空前的压力,资金短缺,租金、人工费用上涨,工厂破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从零售终端开始,客流减少,低端品牌更多,竞争压力更大,反观之,越是高端的品牌,在这波危机中影响越小。高端产品最需要的就是匠人精神,就是一开始要以高标准要求整个工艺过程,同时把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售后服务都建立匠人式的标准,通过标准的建立,提高工艺能力和售后服务的努力,自然就有塑造匠人的土壤,必然会催生出更多的匠人。从目前整个建材行业来看,以箭牌、九牧为代表的佛山、南安区域都在往上拉抬品牌高度,九牧以原有品牌建立高端旗舰店,而箭牌推出赛唯亚,目的是想在高端品牌领域形成一定优势。然而高端品牌不只是一个形象店的问题,还包括配套的高端产品和一大批有特色的匠人和匠人精神,这才是高端化的关键。
建材品牌需要具有自我特色的“匠人”
建材行业目前呈现两大趋势,中高端品牌想往高端前进,夺取高端市场的部分份额;高端品牌又在推出中低端的产品,往低端压榨中高端品牌的市场。目前很容易看到一种趋势,很多中低端工程也在纷纷采用科勒、TOTO的产品,极大压缩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在这个你来我往的过程中,匠人及匠人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建材企业来说,需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特色,着力培养一批熟悉行业技术能力和自我产品的工匠,一开始就注重匠人精神的建立,自然会在企业中逐渐培养出“特色匠人”。要知道,真正的企业匠人是无法靠外部挖人来解决,更多的需要培养匠人精神的土壤,自然企业的匠人就会应运而生了。
匠人精神不但决定建材企业的竞争力,更决定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包括建材行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如果都能秉持匠人精神,我们国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造大国,才是真正的工匠大国。
(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