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卫网
所在位置:首页 > 陶企 > 好瓷砖这样造!新华网镜头探秘蒙娜丽莎广西基地
好瓷砖这样造!新华网镜头探秘蒙娜丽莎广西基地
来源 : 陶卫网     阅读 : 14098    作者 : 蒙娜丽莎    2021-05-28 蒙娜丽莎

三年时光,蒙娜丽莎广西藤县基地从一片荒芜快速成长为现代化智造工厂,集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之精粹,业已成为高端建陶产品的摇篮。2021年,新华网走进蒙娜丽莎广西生产基地,以镜头窥探蒙娜丽莎瓷砖产品背后的智能智造。


我们的初心是要建立一个以全球建陶产业最高水平为标杆的示范性生产基地,引领行业发展升级。——蒙娜丽莎集团董事、总裁萧礼标

1.jpg


01

11条线,产能规模达8822万㎡ 


 蒙娜丽莎广西生产基地占地1613亩,规划建设11条生产线,产能规模8822万㎡,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规划产能规模,都是目前蒙娜丽莎四个生产基地之最。

3.jpg

按目前行业单线的设计产能400万㎡/年计算,桂蒙生产基地规划产能是目前行业水平的2倍。

5.jpg

截止目前,蒙娜丽莎广西基地已经

完成一期7条生产线并投产,日产量达20万平方米


02

执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陶瓷与艺术、绿色、智能相融合的三美模式,获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是行业目前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蒙娜丽莎广西生产基地全方位执行该模式,展现建陶制造的生活美、生态美、业态美。

6.jpg

导入工业设计美学打造美丽工厂


真正将藤县生产基地建设成,科学、先进、绿色、智能、清洁的建陶生产示范企业。


03

“智造”工厂,更高效能 


采用“五连体双零吸水率”连续球磨机组,单机日均产量达1128吨每台,相当于传统球磨机的20倍以上,大幅提升单线产能;

8.jpg

引入“高精度自动配釉系统”摆脱传统人工运送成品釉工序,人员配置减少1/2,釉料的工艺参数指标控制更精准;

微信图片_20210528100106.jpg

高吨位压机组配置智能对接排产系统,实现柔性化生产的快速转场切换,可实现较大限度的优化产能配置;

11.jpg

引进采用全自动打包生产线,人员配置减少1/3以上;

12.jpg

传统模式的单线人员配置大约需要120-130人,蒙娜丽莎广西基地的单线人员配置大约在75-80人,后期自动化程度完善后,可以达到65-70人。

13.jpg


被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20年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


04

“数字”工厂,智慧生产


蒙娜丽莎广西基地建起蒙娜丽莎首个“智能制造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打造数字化全流程管理。

14.jpg

将工厂内的各式设备连结在一起,铺设神经系统,即时汲取所有资讯,采集数据,传递信息,汇总分析,优化决策,打造工厂的“智慧大脑”。

16.jpg


05

“绿色”工厂,生态共融


环保内控标准,比国家、行业更为严苛;1147项内控标准,保证高品质产品输出;

17.jpg

18.jpg

19.jpg

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汇集当前行业先进的生产技术成果,在能源利用、末端治理等方面,做到绿色化的高标准管理。

20.jpg



06

合作共赢 共促发展


从荒芜人烟的小山丘到基地奠基,仅用了11个月完成“三通一平”,从基地奠基到首条生产线点火试产,仅用了9个月时间,政府企业强强联手以匠心做项目,缔造项目建设的“藤县速度”。

21.jpg

目前基地拥有近900名员工,本地员工占85%,7条高端、智能建筑陶瓷生产线,日产量接近20万平方米,2020年产值达到8亿多元。

22.jpg

优美的员工生活休闲中心


藤县疾步“东融”连接湾区,蒙娜丽莎向西扩张辐射西南范围影响力,强强联合,打造中国陶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标杆。

23.jpg


(责任编辑/林嘉韵)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