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河南发布《关于建立“两高”项目会商联审机制的通知》,建立“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并实行联审机制;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政府印发《荥阳市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将对陶瓷行业实施调控生产;生态环境部公开了10月份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典型涉气环境问题案例,其中,郑州一陶企因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被通报。
河南:建立“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并实行联审机制
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会同河南省工信厅、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建立“两高”项目会商联审机制的通知》,建立“两高”项目会商联审机制,以规范两高项目论证程序,严格新建项目准入,以实现《河南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四部门将建立厅际部门会商联审机制,负责对拟建(含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进行会商联审。接下来,省发改委将组织全省“两高”项目摸底排查,建立存量“两高”项目、在建“两高”项目、拟建“两高”项目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动态调整。
荥阳:将对陶瓷行业实施调控生产
日前,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政府印发《荥阳市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设定目标截至2022年3月31日,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以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超过9天。方案提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重点行业减排相关要求,对陶瓷行业实施调控生产。
郑州:一陶企因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被生态环境部通报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了10月份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典型涉气环境问题案例,涉及12家企业。其中,郑州市河南艾米克特种陶瓷有限公司因“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被通报。该公司建有两条辊道窑、一条实验用梭式窑,主要从事特种陶瓷生产销售。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未按规范要求定期维护,采样探头被白色物质严重堵塞,且现场测试显示结果远超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责任编辑/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