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卫网讯 经过了近3年的努力,福建省晋江市建筑陶瓷企业于去年年底“煤改气”全部完成!彻底告别了烟囱林立、黑烟滚滚的过去,换上洁净环保的环境。
建陶行业是晋江一大特色产业,如今依旧在晋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生产使用的煤气发生炉,导致的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直困扰着晋江的人们。
直至2010年底,晋江市委、市政府决定:3年内,晋江市所有建陶企业要分批次限期淘汰煤气发生炉,使用天然气替代,对逾期未完成签约和能源替代工作、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坚决给予断电、吊销相关行政许可及营业执照乃至停产、停业处罚。
作为"洁净环保能源",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和酚水产生,此外可同时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80%-90%,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52%,因此被广为推广。
对企业而言,用天然气替代煤气发生炉,生产成本提高了不少。加之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市场对建陶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倍感压力,不少企业在“煤改气”大潮中纷纷倒下了。
据磁灶商会会长、美胜建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声团透露,由于整个外墙砖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使用传统水煤气生产,公司利润率已经不到10%;而改用天然气后,生产1平方米的外墙砖,成本高了约2.1元,几乎把利润都抹去,可以说是入不敷出。据测算,一条标准规格的生产线,每天约可生产1.5万平方米外墙砖,以每平方米增加2.1元燃料成本计算,一条生产线每天就要多付约3.15万元的燃料成本。
吴声团表示,虽然“煤改气”增加了生产成本,但从节能减排及产品质量来看,采用天然气是大势所趋。业内人士认为,建陶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来应对“煤改气”带来的生产成本压力。
早在2009年,福建华泰集团有限公司便主动“煤改气”,虽然成本提高了不少,但通过节能和改进生产工艺,公司成功由一家低水平瓷砖生产企业转型成高科技建陶龙头企业。晋江万利瓷业公司,也在“煤改气”后调整企业发展策略,进行技术配方调整、加强管理,并将原来的普通厚度外墙砖生产,部分转为超薄砖生产,缓解了成本压力。
此次晋江建陶企业率先完成“煤改气”,可以说是新的里程碑,推动了辽宁法库、山东淄博、福建泉州、江西高安、广东清远和肇庆等陶瓷产区实行“煤改气”的加速发展。
从中央及各地政府对于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来看,“煤改气”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有行业专家认为,用天然气比使用水煤气方便,而且更加安全。政府在推动“煤转气”的过程中,要多使用利益引导,并通过各种优惠政府,来帮助企业完成过渡。
(责任编辑 黄妙燕)